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何正君 记者顾艳伟)1月3日,记者从广西南宁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计划利用3个月时间,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健身行业消费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以遏制越来越多的健身机构非正常关停状况。
据了解,近年来,南宁市健身行业消费投诉频发,2019年1月至11月30日,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接到健身服务类投诉2118件,其中健身房(企业)停业、关门跑路的有46家,投诉共2024件。
2019年10月,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第三期投诉公示信息曾专门发布8家健身服务机构非正常停业的信息,共涉及中倍力美、强迪体育、悦动营健身、金曼巴健身、极致健身、强迪第一分公司、极致国际健身俱乐部、锐速健身中心。这8家健身服务机构中,关门停业的有6家,停业后不退款的有7家,无法联系负责人的有4家。
此前,南宁知名健身服务机构蓝仕堡健身会所名下的大沙田店、五一店、仙葫店突然关门停业。先后引发超过500人集体投诉,涉及金额210万元。
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先后约谈健身服务机构17家,对已经非正常停业的28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立案查处1起,移交公安机关5起。
为遏制健身服务机构非正常停业行为,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决定对南宁健身服务行业消费乱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据悉,整治的重点包括:未经登记注册的无照经营行为;利用违法广告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利用抽奖、虚假宣传等形式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违法行为;提供的预付凭证金额超过规定的行为;未按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消费者提出合理退款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拒绝赔偿消费者损失的行为;经营者不能正常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未提前告知消费者的行为。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对开展预付式消费的经营主体进行重点调查,了解预付卡经营者基本情况、股东构成、经营期限、发放预付卡的形式、金额、目前拥有会员人数等相关情况,以评估其经营状况。
另外,对卷款跑路且通过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市场主体,将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注为经营异常状态,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将及时移交公安机关。通过行刑结合,严厉打击利用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霸王条款、乱收费、开展不正当竞争,以及未满服务期限擅自终止服务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