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季度,全省各级消委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050件,已调解9047件,调解率9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97.88万元,收到锦旗(表扬信)45面/封。
一、投诉基本情况
(一)投诉性质分析
从投诉性质(如表1、图1所示)来看,合同问题占23.66%,质量问题占22.69%,售后服务问题占22.17%,虚假宣传问题占11.44%,价格问题占8.35%,计量问题占8.35%,人格尊严问题占3.30%,安全问题占2.81%,假冒问题占0.07%,其他问题占1.44%。合同、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仍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接近投诉总量的七成。
表1:按投诉性质分类情况表(单位:件)
图1:按投诉性质分类比例图
(二)商品和服务类别分析
1.商品类投诉情况分析
2024年第一季度,全省消委组织共受理商品类投诉3263件,占投诉总量32.46%。其中家用电子电器类726件(如图2),占商品投诉总量的22.25%,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交通工具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食品类四类商品的投诉量分别居第二到第五位。
图2:商品大类投诉量图(单位:件)
2.服务类投诉情况分析
2024年第一季度,全省消委组织受理服务类投诉6647件,占投诉总量66.14%。服务类投诉中(如图3),教育培训投诉有1029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15.48%,位居服务类投诉第一。生活社会服务类、通信服务类、销售服务类、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类等四类服务投诉分别居第二到第五位。
图3:服务大类投诉量图(单位:件)
二、投诉特点
(一)服务类投诉占比较高。一季度,全省消委组织共受理服务类投诉6647件,是商品类投诉3263件的约2倍。投诉问题涉及教育培训、生活社会服务、电信服务、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等热点领域,投诉主要反映虚假宣传、合同违约、霸王条款等问题。
(二)合同类投诉涉及众多领域。一季度,全省消委组织共受理合同类投诉2378件,占投诉总量近三成,高居投诉量首位。投诉问题涉及家用汽车、装修建材、移动电话、网络接入、教育培训、美容健身等各个热点领域,投诉主要反映不履行合同义务、单方面修改合同、设置不平等条款等。
(三)互联网投诉呈上升趋势。当前,互联网消费方式越来越普及,由于其便利性,且春节期间,教育培训、生活社会服务、文娱体育等消费需求扩大,随之而来相关领域投诉不断增加。
三、投诉热点
(一)教育培训服务投诉排名居前。一季度,全省消委组织共受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1029件,占投诉总量的10.24%。投诉主要反映: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夸大培训效果,通过作出“不过即全额退款”等承诺招揽生源,事后无法兑现,打折扣并拖延退费。如,2024年1月25日,消费者张先生投诉称,其在武汉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交了299元报名费参加中级社工考试,老师推荐再交3700元报名包过班,考试不通过全额退款。之后考试未通过要求全额退款,经协商,该公司仅退了1期款,便再无下文。又如,2024年2月3日,消费者刘先生投诉称,他在武汉某亲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花费9588元报了53节课,孩子上了三次课发烧三次,要求解除合同退费时,对方提出扣20%违约金和380元开卡费。
消费提示:消费者要选择正规培训机构,避免一次性缴纳超过规定的大额学费,务必要求签订正规合同,尤其注意解除合同时退费条款是否合理。缴费后请索要正规发票,保留合同和缴费记录,作为维权凭证。
(二)生活社会服务投诉热度不减。一季度,全省消委组织共受理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992件,占投诉总量的9.87%。这类投诉集中在健身、餐饮、住宿、美容美发、洗涤等消费领域。如,消费者田女士投诉称,武汉某洗衣店将她1月10日送去干洗的衣服洗染色了,工厂返工也没洗好,对方先说会处理,次日就不承认。又如,2024年1月16日,消费者熊先生投诉称,他在某养生美容美体会所预存5000元,后因会所技师离职等原因未再到该会所消费,要求退回余额遭拒。
消费提示:消费者要主动防范预付卡消费风险,应理性消费,切勿盲目办卡。一是办理预付卡前,要仔细审查经营者的资质和营业执照;二是办理预付卡时,要少充多用、随用随充,短时少量、适可而止;三是仔细查看合同条款,事先约定买卖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为日后可能产生的消费争议提供解决的途径和依据,切勿轻易听信商家口头承诺。
(三)通信服务投诉问题突出。一季度,全省消委组织共受理通信服务投诉891件,占投诉总量的8.87%。消费者反映主要问题有:电话号码被无故停机;擅自开通增值业务;网络游戏未成年充值纠纷多等。如,2024年1月25日,消费者欧先生投诉称,通信运营商以其手机号码存在异常为由,在不提供证据情况下,单方面停止其号码的通话呼出权利和上网权利,却仍继续扣费。又如,2024年1月7日,消费者赵女士投诉称,通信运营商提醒不到位,致使老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除流量、业务融合包等费用570元。再如,2024年1月29日,消费者匡女士投诉称,家里5小孩于1月25日、1月26日通过其手机在咸宁某科技有限公司APP游戏平台充值了5千元,要求退款未果。
消费提示:消费者应结合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通信资费套餐。在签订通信服务协议前,明确收费标准、协议有效期等注意事项,平时关注通信资费短信提醒,并及时通过线下或线上营业厅查询资费变化。
(四)网络购物服务类投诉上升明显。一季度,全省消委组织共受理销售服务类投诉889件,占投诉总量的8.85%。投诉问题主要有:电商平台承诺发货时限未发货、延迟送达、售后承诺不能兑现等。如,2024年3月20日,消费者郜女士投诉称,她在某电商平台购买戴森吹风机一台,卖家承诺24小时内发货,且电商平台有晚发必赔服务。因卖家超时未发货故在平台多次进行投诉未果。又如,2024年3月8日,消费者李先生投诉称,他在某电商平台购买小新电脑不到三个月出现黑频开不了机,后经平台售后检测主板进入液体,无法进行保修。再如,2024年2月2日,消费者琚先生投诉称,他在某电商平台的商户“卖水果的小徐”购买3斤美早大樱桃,商家承诺“凌晨采摘,产地直发”,但实际发货地与宣传不符,要求退款遭拒。
消费提示: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网购平台;购物前要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和相关事宜,将平时了解的商品价格与节日促销价格进行比较,谨慎购买,理性消费;收货时尽量当面验货,查看包装是否完整,如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及时与卖家、平台联系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发布预警提示。针对一季度投诉反映的预付卡充值资金欠安全保障、未成年人大额网游充值等热点领域重点问题,全省同步开展消费提示发布工作。
(二)主动帮扶降诉。针对教培行业夸大宣传及退费难、通信行业擅自停机开通增值服务、网络购物承诺不兑现等问题,全省联动开展消费维权约谈的监督工作,指导重点企业强化消费纠纷化解主体责任,帮扶和督促企业规范经营行为、降诉提质。
(三)开展违法线索转置。认真梳理分析、筛查研判违法线索,对涉嫌违法以及拒不整改、对消费者提出的合法诉求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的行为,及时启动“诉转案”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