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 消费智慧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提示警示

当心水果的甜蜜诱惑

发布时间:2024-12-30来源: 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作者:佚名

  在五彩斑斓的水果世界里,也隐藏着一些“甜蜜”陷阱。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据橄榄、草莓专项抽检结果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某些水果的“甜蜜”诱惑。

  

  青橄榄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之功效,但因其味道酸涩,让人难以下咽,一种入口即甜的甜橄榄近期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水果新宠。被誉为“水果皇后”的草莓一向是老人小孩的心头爱,肉软多汁、味道香甜。这些市面流通的橄榄、草莓是否安全?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橄榄、草莓两种水果的食品安全检查与专项抽检。

  

  泉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以商超、农贸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等为重点场所,采用监督抽检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测销售的橄榄、草莓是否存在烯酰吗啉、多菌灵等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以及是否非法添加三氯蔗糖(甜味剂),同时检查市场开办者、经营者是否履行入场(进货)查验义务等。

  

  在此次专项抽检中,市场监管部门共抽检橄榄、草莓66批次,发现不合格橄榄、草莓各1批次。其中,晋江市池店镇悦鑫水果店销售的由晋江市池店镇达源食品商行供货的橄榄三氯蔗糖项目不合格;晋江市陈埭镇李海武水果店销售的由晋江市池店镇鸿运果行供货的草莓烯酰吗啉项目不合格。晋江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上述水果经营商家下架销毁不合格产品,并及时向社会公示不合格产品信息。

  

  据介绍,三氯蔗糖一种人工合成的低热量甜味剂,也被称为蔗糖素,与蔗糖的味感十分接近,但没有糖精、甜蜜素等其他甜味剂所带来的后苦味及金属味。它作为一种高倍甜味剂,以高甜度、低热量、安全性高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在饮料、烘焙食品以及蜜饯类等食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食用不当也会导致一些健康风险,包括影响肠道菌群、影响血糖调节等。按照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附录A的规定,新鲜水果中不得使用甜蜜素、三氯蔗糖、糖精钠等甜味剂。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要注意辨别甜橄榄的真假。近年来,市面上声称是甜橄榄的产品,有可能通过浸泡甜味剂制成。这种甜橄榄往往外皮甜腻,一吃即甜,用水清洗后,水也会变得甜腻。而真正的青橄榄保留了原本的酸涩味道,且用水清洗后,水不会变甜。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以免上当受骗。

  


原文链接:http://www.hn315.net.cn/newones.asp?id=1490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消费智慧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消费智慧网 dy.xfzn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