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电商平台与快递企业纷纷高调宣传的绿色快递,成为今年网购领域的一大亮点。不过,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商家使用绿色包装的是极少数,不少消费者反映,对绿色快递没听过没见过。由于快递企业设立的回收点不多、使用不便,快递垃圾减量、循环利用效果不理想。(据12月10日新华社报道)
据了解,快递等包装垃圾目前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增量的主要来源,要破解垃圾围城这一普遍的现代病,从源头端减少垃圾生产,比如电商、快递企业推出绿色包装和纸箱回收计划,就有利于从生产端实现垃圾减量。今年以来,不少电商、快递企业对于绿色快递积极响应,但绿色包装和包装回收在现实中遇冷。
绿色快递遇冷,在于绿色包装和包装回收给企业与消费者都带来了麻烦。对于企业来说,绿色快递会增加成本,比如要建立循环包装的发放、回收、报废等体系,要投入更多研发与管理成本,要改变快递员配送习惯等等;而绿色快递需要快递员与消费者现场拆包装,才能进行完好回收,让消费者与快递员都觉得麻烦。这些问题影响了绿色快递的推行,让电商、快递公司推行 绿色快递的计划陷入原地踏步的尴尬之中。
从源头到中端、末端,对于绿色快递都欠缺推行与接纳的动力,反而阻力重重,要让绿色快递能够顺利推行下去,就需要变这些阻力为动力。对此,需要政府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推行绿色快递的动力。企业也要懂得鼓励居民,比如对配合快递包装回收的居民给予相应的优惠券与积分等。让居民配合回收,还要对快递员予以相应考核,对于包装回收完成率高的快递员,要予以相应奖励,这样才能激励快递员推广包装回收。
绿色快递遇冷,恰恰正是垃圾分类难题、垃圾污染治理难题的缩影。面对绿色快递遇冷等垃圾污染治理困局,需要激活企业、快递员、居民等各方的动力。要让各方认识与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都能够守土有责,共同参与到快递垃圾减量、减少垃圾污染的战斗中来。这样才能拧紧责任链条,形成从源头、中端到末端的全方位综合环保治理,让绿色快递等治理垃圾污染的利器能够畅行无阻,清除推行过程中的垃圾淤塞,还公众一个宜居的居住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